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发展部官网
首页 平台简介 管理决策 新闻资讯 课题研究 人才培训 职业认证 基地建设 人才入库 产品广告 民族产业 专家入驻 文化常识 服务指南
 【服务范围】
我们专注于:
课题研究,深挖文化精髓;
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瑰宝;
人才培训,打造专业团队;
职业认证,权威认可加持;
人才入库,构建智库资源;
产业合作,共促文化繁荣;
专业服务,助力文化前行。
 【服务宗旨】
△ 我们秉承“业务精湛,服务周到,管理创新”的宗旨。致力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 我们凝心聚力,强化文化强国使命感。细致服务,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热线】
热线:13807822837 13978292175
手机:13807822837
983063203(点击Q我)
fengshuikeji@163.com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关于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资质认证实施细则》的通知
 作者:事业发展部  来源:中促会   访问次数:828   更新时间:2023-06-17



各相关单位、个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经研究决定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资质认证工作实施细则通知如下:

一、认证目标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权威的职业资质认证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组织认证机构

(一)认证机构概况

1、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简称中促会,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 Council,英文缩写:TCPC)。199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核准登记,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家一级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业务指导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党建单位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网,简称职信网。英文名称:(Occupational credit evaluation center of China,英文缩写:OCECC)。是经国务院国资委、人社部、教育部三部门支持,中央财政投资,政府所属的国家级人力资源职业信用评价信息数据源平台。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的事业单位网站。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职业信用、就业信息和职业能力水平评价服务的国家级人力资源网络平台,是涵盖人力资源各项服务的数据源中心和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中心,是国内唯一部委直属职业信用服务单位。 

三、申请认证的方向

 1. 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包括国学、书法、绘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武术等领域。

 2. 文化艺术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中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传播、推广的工作人员。

 3. 传统文化产业从业者,如传统手工艺人、文化旅游策划人员、非遗传承人等。

 4.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学习并获得专业资质认证的社会人士。

四、认证等级与对象

1 、认证等级

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求。

2、具体职业资质对象与名称

1)国学类涵盖: 国学文化研究员、国学讲师、国学导师、经学传承师、史学传承师、子学传承师、等。

2)艺术表演类涵盖:中华传统音乐传承师、中华传统古琴传承师、中华传统二胡传承师、中华传统舞蹈传承师、中华古典舞传承人、中华传统民族舞传承人、中华传统京剧传承人、中华传统越剧传承人等。

3)传统技艺类涵盖:如:中华硬笔(行书、隶书、草书……)书法家等)、中华国画大师、中华传统壁画大师、中华古器鉴定师、中华剪纸传承师、中华传统陶瓷制作传承师、中华传统工艺制作师、中华传统刺绣传承人等。

4)民俗文化类涵盖:中华传统节日话动策划师、中华民间习俗传承师、中华传统礼仪教导员、中华地理环境规划师、中华(太极)地理师(太极地理、杨公地理、天星地理、玄空地理、三合地理…)师、中华吉课择日师、中华词堂建设策划师、中华道教文化传承师…等

五、认证流程

(一)报名阶段及审核时间

 第一阶段2025年4月15日至9月30日,首先为原有以上类别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老师及学者评审合格者办理。

 第二阶段从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5月1日,对热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通过人才培训报名考试评审合格者即办理职业资质认证。

申请人申请前需在百度浏览器搜:《中国传统文化服务.网址》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事业发展部官网》查询职业认证办理的相关规定后,首先电话具体咨询事业发展部,13978292175或13807822837秘书处索取报名表,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书、从业证明等)通过电子扫描或手机拍照,发原图给传统文化事业发展部,并按等级缴纳有关费用。

(二)资格审核阶段,收到报名资料后,由事业绂展部组识专家初审,初审理论考和实践两部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主要考查申请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核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采取现场操作、作品展示、表演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查申请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再交中促会专家组审核,审核通过者将获得参加认证资格。一般需15个工日公布审核结果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申请人,并邮寄职业资质认证书给本人。

(三)对后期参加人才培训的学员,可自由选择由事业发展部指定有资质的传统文化人才培训班参加培训。也可由认证机构组织开展线上或线下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讲解、实践技能训练、案例分析等。参加培训学员要参加业务能力考试,

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主要考查申请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核学员的专业方向,现场操作、作品展示、表演等掌握情况,评定学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否合格。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由[认证机构名称]颁发的(高.中: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资质认证证书。证书可在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验证。(费用含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考试费、初审费、终审费和工本费)。

六)、证书效力

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资质认证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可在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传播、产业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该证书可作为用人单位招聘、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也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联系方式

如要参加人才培训的相关事宜或进一步了解认证工作的相关信息,请联系:

联系人:韦善国]

联系电话:13807822837   13978292175

QQ邮箱:983063203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民族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部

025年三月二十七 


 
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发展部网站,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民族文化工作委员事业发展部主办,
网站的版权及解释权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联系电话:13807822837

备案/许可证编号: 桂ICP备19008329号-2         桂公网安备 45130202000227号